数字经济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东数西算、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在国家层面的会议上被提及,三大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生产力的革命性提升。
在产业规模上,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已经达到8.35万亿元,成长为近10万亿级别的巨大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重组上市,股价大涨
【资料图】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起了占到了全国GDP的36.2%的数字经济。因此资本市场也非常支持数字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2019年创业板重组新规中,就允许新兴产业公司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润泽科技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有着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产业园布局。今年4月,润泽科技与深交所上市公司普丽盛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得审核通过。9月,润泽科技正式借壳普丽盛上市,证券简称变为润泽科技。
这是一桩百亿级的重磅资产重组,也是创业板第一个借壳上市事件。作为创业板的标志性大事,润泽科技在获得资本市场的助力之后,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在成功借壳上市之后不久,润泽科技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业绩答卷。
2022年前三季度,润泽科技实现营业收入近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近60%。
事实上,近年来润泽科技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等重要财务指标都在稳步增长,这也是市场知道普丽盛被润泽科技借壳之后,股价大涨300%的根本原因。优质资产的注入,为股价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增速迅猛,竞争优势明显
随着全球数字化办公风潮的形成,流媒体的加速发展,市场对数据计算、存储的需求有增无减、连年走高。而5G商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行业的加速发展,让数据流量继续增长,进一步催化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的扩张。
据专业机构统计,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总收入有望达到746亿美元,同比增长9.9%。我国2022年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00亿元,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6.7%。在各传统行业纷纷陷入增长困境的时候,一个近30%增速的赛道诞生了,这对于其中的参与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历史机遇。
国内增速快于国际,很大一个原因是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不断扩大,不断向云计算、产业互联网方面倾斜。
一方面,国内IDC的需求端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供给端则受到了各种限制。
随着国家能耗双控的进一步推进,新建IDC项目的能耗指标在进一步收紧。
由于IDC项目耗电量大,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北上广深这些人多地少的城市,数据中心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因此谁能在一线城市周边布局数据中心,谁就会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抢得先机。
润泽科技未雨绸缪,早就开始了先发布局。公司已经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甘肃建立了五大数据中心枢纽,分别位于河北廊坊、浙江平湖、广东佛山和惠州、重庆、甘肃兰州。润泽科技在全国拥有的投产机柜达到46000个,是绝对的行业龙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润泽科技在甘肃和成渝的数据中心在承接东部一线城市优质资源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发展形势良好,经营优势明显
在布局中抢得先机的润泽科技,对未来的业绩也是信心十足。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可达到20.95亿元,如果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这将是36%的年复合增长率。
润泽科技有充足信心实现高增长,一方面是行业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另一方面跟公司的经营模式也有重要关系。
润泽科技的客户中,99%以上是“批发型”客户,它们包括字节跳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种大型企业,以及国家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国家超算天津中心这些政府级部门。这些大客户与润泽科技签订的租用数据中心合同一般都是10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具体来说,字节跳动和中国联通跟润泽科技签订了10年的IDC合作协议,中国电信和润泽科技签订了10-15年的合作协议。
稳定的客户群体、较长的租用时间、强大的用户黏性,都保证了润泽科技自身经营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规避了经营风险。可以说,润泽科技的发展形势是“下有兜底,上不封顶”。
润泽科技之所以能得到大客户的青睐,除了自身的数据中心布局广、数量多之外,跟公司本身顶级的运维能力和稳定的运营记录也有重要的关系。
润泽科技的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采购的柴油发动机、冷却塔记、空调等设备均为稳定可靠的国际一线品牌,这极大保证了运营的稳定性,公司连续3年未发生任何宕机情况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润泽科技以数据中心环境端运维服务为核心业务基础,最近又通过收购北京慧运维技术有限公司的方式进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端领域,业务的延伸有利于润泽科技围绕着数据中心这一核心支点做大做强。
在成为上市公司之后,融资渠道的拓宽将帮助润泽科技在新项目建设、新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加速发展,润泽科技的前景将不可限量。